方遠平 教授


 

方遠平,男,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 城市休閑與旅遊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廣東省科技廳和自然科學基金委、浙江省和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評審專家,擔任廣東省省情專家(省地方志辦公室),廣東省文旅廳咨詢專家、廣東省景區評定專家委員會委員、廣州市專業市場商業顧問專家,擔任廣州市越秀區決策咨詢顧問、廣州市天河區文化旅遊發展咨詢委員會專家、廣東省龍門縣決策咨詢還價等地政府顧問專家。 

 

2004 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人文地理學專業城市地理與城鄉規劃方向,導師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闫小培教授);2004年 06 月-2005 年 12 月任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規劃師(項目負責人),2006 年 1 月調入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學院;2008 年 12 月起任副教授;2013- 2014  年任伯明翰大學訪問學者(榮譽研究員);2014  年  12  月起任教授;2015-2016 年挂職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常委、副縣長;2018 年 7 月任副院長。

 

研究方向爲鄉村旅遊與傳統村落保護、城市更新與文化創意産業空間生産,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與旅遊創新等,旅遊地理學與文旅規劃等理論研究與社會實踐工作。已出版專著 3 部,發表論文 70 餘篇,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

項,主持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闡釋“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子項目 1 項,主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 項、廣東省哲學社科規劃項目 2 項;作爲核心成員參與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6 項,參與國家哲學社科項目

1 項,參與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 6 項。主持或參加城市與區域規劃、産業發展研究、旅遊景區規劃與策劃、城市與區域規劃等項目 60 餘項。2009 年曾榮獲廣東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 3 等獎、廣州市優秀城鄉規劃設計 1 等獎。

 

工作經歷

2018.07— 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學院副院長

2017.01— 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2015.12-2016.12, 中共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常委、副縣長,分管旅遊開發(中組部、團中央第 16 批博士團成員);

2014.12— , 華南師範大學, 旅遊管理學院,教授;

2013.03—2014.03,英國伯明翰大學,商學院,訪問學者,榮譽研究員;

2008.12—2014.12,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

2006.01—2008.11,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系,講師;

2004.07—2005.12,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城市規劃工程師;

 

主持和參與的科研項目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闡釋 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國家科學中心及區域性創新高地布局及功能優化研究》,主持子項目《區域性創新高地布局與功能優化研究》,2021-2025;首席專家爲劉承良教授(華東師大)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信息技術對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創新影響的空間效應與動力機制研究》,(批準号:41471106),經費:85 萬,研究期限:2015.1- 2018.12(主持),已結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信息技術對大都市服務業區位影響的過程與機制研究(40801053)》,2009.1-2011.12 年,(主持)已結題;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上項目:粵港澳大灣區專業鎮産業集群創新網絡演化機理研究——基於  KIBS  嵌入的視角(編号:2021A1515012248), 2021.01-2023.12(主持在研);

廣東省哲學社科“十三五”規劃項目:知識密集型服務業集聚對區域旅遊創新的影響機制與空間效應研究(GD19CYJ17),2020.10-2022.10,(主持在研)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信息技術對廣東省 KIBS 創新影響的産業-空間效應與機理研究(批準号:S2013010013695)》,批準時間:2013 年 9 月,研究時間:2013 年 10 月-2015 年 12 月,(主持)已結題;

廣東省哲學社科十二五規劃項目《信息技術影響下 KIBS  創新的空間效應與政策機制:基於粵東西北互動的視角》(批準号:GD13CYJ07),2014 年 1 月- 2015 年 12 月,(主持)已結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城市流動與空間格局:城市軌道交通演變與商業空間的重構(批準号:41171141)》(陳忠暖主持),2012-2015。(排第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文化轉向下的城市更新模式、機制與影響研究—以廣州爲例(編号:41271162)》,2013.1-2016.12,(排第 3);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制度視角下的文化旅遊地社會變遷研究(編号:12CJY090)》,2012.6-2014.6,(排第 2)。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重大項目《村鎮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關鍵技術研究(2006BAJ05A09)》之課題九《村鎮空間規劃技術集成與标準規範研究》之課題《村鎮空間規劃技術實施與管理機制研究》,2008-2010,(主持);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珠三角地區旅遊公共服務配置研究-基於供需平衡的視角(9451063101002226)》,2009-2011,(排第 2);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基本醫療設施均等化空間配置研究—以廣州市爲例(101510631000018)》,2010.10-2012.10,(排第 2);

廣東省軟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公共文化設施體系的建設與布局研究 》, 2010-03-15 至 2011-12-30 ,項目編号: 2010B070300072;(排第 3);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軌道交通影響下城市商業格局演變與重構(批準号:06025041)》(陳忠暖主持),,2006 年-2008 年,(排第 2);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服務業地理學:理論與方法(批準号:40125003)》

(闫小培教授負責),2001 年-2005 年,(主要成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州市商業業态空間與房地産開發研究(40401018)》,林耿主持,2005-2007 年,(排第 3)。

 

論文與論著

著作:

呂拉昌,方遠平等. 創新地理學.科學出版社,2016.12

方遠平,闫小培.大都市服務業區位理論與實證研究.商務印書館,2008 年 7月第 1 版;

袁奇峰,方遠平.改革開放的空間響應:廣東城市發展 30 年,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11

 

論文:

旅遊類論文

方遠平,陳宏洋,畢鬥鬥,彭婷.知識密集型服務業集聚對城市群旅遊創新影響的空間效應研究——以三大城市群爲例. 地理學報,2020.08.04(網絡首發)

方遠平,易穎. 傳承與嬗變:廣州市小洲藝術村的空間轉換分析. 地理研究,2018,(11);

方遠平,張琦等.參照群體對旅遊者親環境行爲的影響.經濟地理,2020,(1)

方遠平.中國入境旅遊流的空間關聯特征及動力機制—基於地理加權回歸分析視角.旅遊科學,2014,(3);

方遠平,陽玉珍,畢鬥鬥. 信息技術對旅遊業創新影響研究述評.旅遊研究,2018,(10);

方遠平,畢鬥鬥,甘巧林. 轉型期居民對城市公園免費開放的感知分析—— 以廣州市爲例.旅遊學刊,2012,(8);

方遠平,李湧如.珠三角城市居民對“國民旅遊休閑計劃”實施的感知分析.經濟地理,2012,(5);

方遠平,陳潔平,夏淼. 廣州大學生對校園體育休閑設施配置的感知研究.雲南地理環境研究,2012,(6);

方遠平,葉稍榕.廣東省入境旅遊的空間差異分析.嶺南學刊.2012,(1); 

方遠平,袁奇峰.基於休閑商務功能視角的 RBD 規劃初探.規劃師,2009,(1);

方遠平. RBD 從理論走向實踐的困境與出路. 規劃師,2008,(7);

方遠平,畢鬥鬥,甘巧林.河源市文化旅遊資源開發模式研究.熱帶地理,2008,(5);

方遠平,朱杏平.基於消費者行爲的城市遊憩商業區功能分析.經濟問題探索,2007,(10);

方遠平,畢鬥鬥.國内城市遊憩商業區(RBD)研究述評. 當代經濟管理, 2007,(4);

 

服務業與城市研究類論文

方遠平,謝蔓,林彰平.信息技術對服務業創新影響的空間計量分析.地理學報,2013,(8);

方遠平,陸蓮芯,畢鬥鬥,彭婷.粵港澳大灣區港資服務業企業的空間格局及影響因素研究. 地理科學,2020,(9);

方遠平,周雁,謝蔓,林彰平.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空間關聯特征與動力機制—基於廣東省 21 個地級市的實證.地理科學;2014,(10);

方遠平,陳宏洋. 中國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空間計量研究. 地理科學, 2019,(02);

方遠平,唐瑤. 中國城市群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空間集聚特征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經濟問題探索,2018,(2);

方遠平,謝蔓. 創新要素的空間分布及其對區域創新産出的影響--基於中國省域的 ESDA-GWR 分析.經濟地理,2012,(9);

方遠平.轉型期廣州市服務業區位演變及布局特征. 經濟地理,2009,(3);

方遠平,陳忠暖.服務業區位因素體系的初步研究.經濟地理,2008,28(1);

方遠平.服務業區位論:概念、理論及研究框架.人文地理,2008,(5),(《中國

方遠平,闫小培. 1990 年代以來我國沿海中心城市服務業特征與趨勢比較研究——以北京、上海與廣州爲例. 經濟地理,2004,(5);

方遠平,曾慶,唐瑤. 廣東省創意階層的空間集聚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於 21 個地級市的空間計量分析. 人文地理,2016,(12);

畢鬥鬥,方遠平,謝蔓,林彰平等. 中國省域服務業創新水平的空間格局及影響因素分析. 經濟地理,2015,(10);(通訊作者)

畢鬥鬥,方遠平,謝蔓,林彰平等. 中國生産性服務業發展水平的時空差異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於省域的空間計量分析. 經濟地理,2015,(8);(通訊作者)

畢鬥鬥,謝蔓,方遠平. 信息技術與服務業創新的融合互動關系——基於廣東省地級市面闆數據的實證分析.經濟地理,2013,(10)(通訊作者);

林彰平,闫小培,方遠平.東莞市金融服務業分散化空間格局—企業金融服務消費行爲視角,地理研究,2007,(1);

方遠平,楊偉銘,謝蔓. 廣東省服務業産業關聯效應研究-基於投入産出分析.産經評論,2013,(4);

方遠平,楊偉銘.宏觀經濟波動與服務業增長的互動關系.産經評論,2013,(2);

方遠平,謝蔓. 綜合信息化水平對服務業産出增長的影響.嶺南學刊,2013,(5);

方遠平,周雁.廣東省服務業發展的區域差異及影響因素分析.廣東科技,2012,(10);

方遠平,周雁,楊偉銘.廣東省外商直接投資的空間格局及區位演變.國際經貿探索.2012,(1);

方遠平,畢鬥鬥. 國内外服務業分類探讨.國際經貿探索,2008,24(1);

方遠平,畢鬥鬥.西方流通服務業區位研究進展.商業研究,2008,(4),(《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商貿經濟》2008 年第 8 期,全文轉載);

方遠平.西方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區位研究述評.城市問題,2008,(9);(《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地理》2009 年第 2 期:19-24,全文轉載);

畢鬥鬥,方遠平.發達國家生産性服務業的政策導向及啓示.生産力研究,2008,(22);

方遠平,畢鬥鬥.國際大都市服務業結構與功能特征. 城市問題,2007,(12);

方遠平,畢鬥鬥.1980 年以來我國城市商業區位研究述評.熱帶地理,2007,(5);

方遠平.西方辦公活動區位研究進展.世界地理研究,2007,(2);

方遠平,闫小培. 信息技術影響下的服務業區位研究進展, 雲南地理環境研究, 2007,(6);

 

城市地理類論文

方遠平,彭婷,畢鬥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職能演變及影響因素研究. 熱帶地理,2019,(5);

方遠平,唐瑤.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國糧食安全空間格局的演變及因素分析. 嶺南學刊,2015,(5);

方遠平,吳智剛,劉望保.國外村鎮空間規劃管理組織構建及啓示.規劃師,2012,(10);

畢鬥鬥,方遠平.世界先進港口城市的發展經驗及其啓示.國際經貿探索,2009,(5);

畢鬥鬥,方遠平.國際大都市地鐵沿線商業開發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啓示.特區經濟,2009,(6);

劉望保,闫小培,方遠平.廣州市過剩通勤的相關特征及其形成機制,地理學報,2008,(10);

闫小培,方遠平.全球化時代城鎮體系規劃理論與模式探新——以廣東省陽江市爲例,城市規劃,2002,(6)

 

主持和參與的橫向項目

1. 旅遊規劃項目主持和參與的橫向項目

廣東省河源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地級市旅遊總體規劃,面積超過 1 萬平方公裏)2006-2020,項目組副組長,技術負責人,2005.6-2006.10;

廈門市同安影視城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面積爲  1000  畝),項目主持人,2006.6-2006.10;

廈門市海洋旅遊産品專項規劃(地級市專項旅遊規劃),項目主持人,2008.12-2009.5;

新豐縣佛手瓜鄉村旅遊發展總體規劃  2009-2025(面積約爲  5  平方公裏),項目副組長,2009.7-2010.6;

新豐縣櫻花峪景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 2009-2025(面積約爲 1000 畝),項目組副組長,2009.7-2010.6;

桂林漓江華僑農場鄉村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8-2020),項目負責人,2008- 2009;

河南舞鋼龍鳳湖旅遊度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面積爲 18.6 平方公裏).項目負責人,2011.6-2011.10;

汕頭市濠江區巨峰景區綜合服務區修建性詳細規劃(面積爲 20 平方公裏),專題負責人;2010.6-2011.1;

花都區花東鎮旅遊發展總體策劃  2010-2020(面積約爲  300  平方公裏),技術總監,2010.10-2011.6;

内蒙古鄂爾多斯市凱創旅遊度假區旅遊總體策劃與規劃設計,(第 1 名中标),項目負責人,2011.12-2012.05;

揭陽市潮美水寨商務生态旅遊産業園總體規劃,項目組副組長,2012.7- 2012.10;

河源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修編 2012-2030,項目技術負責人,2012.8- 2013.6;

廣東省東源縣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 2013-2030,項目組副組長,2013.8- 2014.5;

英德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2015-2030),項目負責人,2015年3-10月;

英德市鄉村旅遊發展規劃(2015-2030),項目負責人,2015 年 3-10 月。

廣州市越秀區全域旅遊規劃(2017-2020),項目負責人,2017-2018.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鄉村旅遊發展策劃,項目負責人,2018-2019 

貴州甕安文化旅遊發展策劃研究,項目負責人,2019.

佛山市南海區桑園圍曆史文化旅遊策劃,項目負責人,2019

 

2.城市規劃項目

廣州市居住用地專項規劃,項目核心成員,專題負責人,2004 年;

九江市域城鎮體系規劃,項目經理,主要項目負責人,2004~2006  年;

廣州市地鐵沿線商業網點發展規劃,項目主持人,2005~2007;

東莞市東城區發展規劃研究,2005-2006,項目主要負責人;

廣州市越秀區發展戰略研究—産業與總部經濟發展戰略研究負責人,2005- 2006;

廣州新客站建設背景下的鍾村鎮社會經濟發展策略研究,專題負責人,2006- 2007;

南海區桂城總部經濟發展策略研究,專題負責人;2007-2008 年;

中山市東鳳鎮服務業發展規劃  2008-2020;項目主持人,2008.8-2009.5;

雲南省紅河州域城鎮體系規劃 2010-2030,項目組副組長,2009.6-2011.6;

亞運背景下的石樓鎮社會經濟發展策略研究,項目主持人,2009.9-2010.5;

廣東省第三産業與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國内外比較研究,項目主持人,廣東省統計局第二次經濟普查招标重點課題;2010.5-2010.10;

昆明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2010-2020),專題負責人,2010.10-2011.6;

梅州市平遠縣城市總體規劃 2012-2020,産業及旅遊專題負責人,2012.6-2012.10;

産業轉型升級視角下蘿崗區新型城市化發展模式及路徑研究,項目負責人,2012.9-2012.12;

雲南省十三五前期重大課題研究項目: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建設研究,項目負責人,2014.9-2014.12;

英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2015.08-2015.12.

中山市港口鎮産業發展規劃(02015-2030),項目負責人,2015.4-2015.12.

雲南省紅河州城鎮體系規劃(2016-2030),項目負責人,2015.11-2016.10.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綠水青山轉化爲金山銀山專題研究,2018-2019.

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國土空間規劃(人口與城鎮化、産業發展專題),2019-2020;

廣西百色市國土空間規劃專題研究(戰略、産業、人口、城鎮體系等專題),2020-2021;

惠州市龍門縣國土空間規劃(産業、城鎮體系規劃專題),2020-2021。

廣州市黃埔區臨港經濟區十四五規劃(2021-2025),2020.3-2021.3

 

社會服務

雜志審稿《地理學報》、《地理科學》、《地理研究》、《旅遊學刊》、《經濟地理》、《熱帶地理》、《現代城市研究》、《世界地理研究》,英文  SSCI  期刊《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ies 》等刊物審稿人,2020 年獲評《地理研究》優秀審稿人

 

社會兼職:中國地理學會會員、廣東省第三産業研究會常務理事,廣州市經濟學會理事